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comment
在前司工作三年的心路历程
2025年6月27日,在交完电脑、群发完 farewell letter 之后,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无业游民。
三天后,我将登上飞往欧洲的飞机,告别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在大西洋彼岸展开新的生活。
裸辞与搬家的双重到来并非偶然,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自救。

一、【起点】——我为何来到这里

三年前,我欣喜若狂地接到了 offer,意气风发地成为了一名纽约中城的都市丽人。谁能想到分别时,心情竟是如此复杂。
镜头回到 2022 年春天,明尼苏达的雪刚刚融化,我突然收到了面试通过的消息。那种激动无法言说,我只记得一个念头:终于可以离开那个让我极度厌恶的老板了。
在前前司踩过坑之后,我跳槽时最看重的就是老板。在面试中我问了很多问题,比如:“你如何衡量工作中的成功?”“面对失败时,你会如何处理?”当时的我急切地想确认对方不是又一个只会无能狂怒的上司。
这个新 offer 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当时的我,几乎一天都不想再多待在前前司。老板善意地提醒我:“这份工作不涉及 model building,甚至很少用到 machine learning,你确定没问题吗?”我一口气答应了:“没问题。”事后证明,这个“没问题”,为我之后的诸多不满埋下了伏笔。
但当时的我太沉浸在“纽约都市丽人”的幻想中了,再加上薪资翻倍的诱惑,已经冲昏了头脑。我心想,干啥不是干呢?就当是积累经验了吧。

二、【过程】——这段经历带给我什么

第一年(2022.7 - 2023.7)
加入前司的第一年还算顺利。我非常感恩老板和组员们的栽培。当时仍在 WFH,我经常一学就到晚上六七点,像一块被晒干的海绵疯狂汲取知识。公司资源丰富,老板为我准备的 onboarding materials 也非常完善。我从一个调包侠逐渐成长为能写 package 的半个码农。那时候的我,每天都像在带薪学习,干劲十足。
 
第二年(2023.7 - 2024.7)
这一年开始让我觉得哪里不对劲了,尤其是以下三件事:
  1. 项目失控感:开始独立做项目后,我发现两个项目都让人身心俱疲。不是做不出来,而是 skip 的需求太模糊,过于 high-level,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老板和我经常加班揣摩 skip 的心思,但结果往往是辛苦搞出来的版本被完全推翻,skip 自己做了个新版本。那种挫败感很强,让我觉得根本没有 ownership,逐渐也失去了主动性,有种爱咋咋地的感觉。
  1. 组员离职 & 临时接盘:2023 年底,同期的组员离职。他和我差不多时间入职,不过之前有五年多的工作经验,是比我高一级的IC。他从入职起就一直在搞一个独立模型的开发,像一座孤岛,和组里其他的工作都不沾边。他离职的原因很大程度(据他说)是大老板的刻意打压,且觉得这份工作没前景,干得身心俱疲。他临走前再三叮嘱我千万别接他的模型项目,结果组里没人接只能我上。我勉强做了两个月,好在有新人来了,老板询问我的意见后把这个项目还是转给了新人。这两个月里我每天都极其抗拒打开电脑,明知这段经历对 perf 没帮助,对简历也加不了分,却还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那段时间我 burn out 得很厉害,觉得自己像个消防员四处救火,导致什么都做了又好像没什么产出,工作 impact 平平。可面对 H1B 的最后一抽没中的消息,刚开始CPT的我没有跳槽的勇气,只能继续等等看——直到老板突然宣布离职。
  1. 老板离职:老板的离开对我打击极大,作为组里的支柱,他的离职像是在告诉我:“这个组没有前途。”但碍于又一次抽签近在咫尺,我也别无选择。结果可想而知,又又又(第三次)没抽中,我终于释怀:老天大概已经替我做了决定。
 
第三年(2024.7 - 2025.6)
老板离职后,我和组里大哥承担了所有工作。虽然 workload 大增,但自主权也变多,反而让我短暂找回了一点工作的热情。这段时间我们主要在维持 BAU 的基础上做些优化,虽然 impact 不大,但好歹不用面对不喜欢的项目。
2024 年中因为签证问题休假了两个月,差点回不了美国,那一刻我真正断了留美的念头。本来打算签证能过的话就回美国辞职搬家辞职搬家,但真的回来后又陷入舒适区,迟迟下不了决心。
10 月开始我陆续投英国的工作,也在内部联系转组,结果人算不如天算:11 月老板休假之后就没再回来,公司展开调查,他也无法继续上班。而我一下子顶上三个人的活,进入地狱模式。这半年我彻底失去了生活的热情,面试黄了(确实是我没上心),转组也被大老板拖没了(说组里现在太缺人了,最快得拖到2-3个月后才能让我走),日常工作焦头烂额,完全陷入一种生存模式——活着就好。我靠安排一次次旅行来“换气”,好像一直憋着气,只有出去玩时才能短暂自由。
直到今年 4 月 H1B 抽签结果再一次unselected,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也终于说服自己放过自己。
男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等找到英国的工作再辞?”
我说:“我实在没力气了,我现在一看到工作就想吐。”
 

三、【转折】——我为什么选择离开

总结下来,我必须离开的原因有三点:
  1. 对工作内容失去兴趣:这份工作主要是 execution + support,事务杂,impact 小,执行感重而意义感低。
  1. 身份限制:签证问题长期悬在头上,让人很难专注眼前的工作。想到几个月后人是不是能继续呆在这个国家都不知道,努力到头来可能一场空。
  1. 团队流动严重:老板和组员相继离开,每次都要我接手一堆“没人愿意做”的活。三年不到,原本四人的小组只剩我一个。
而之所以迟迟未离职,也是因为身份受限(CPT),等着抽签……一等,就是一年又一年。
 

四、【此刻】——离开那天的心情

我提前很早告诉老板我要离开,为的是给新老板留足招人和交接的时间。新老板刚上任就迎来这样的打击,实属不易,后来他还和我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人办离职。
离职当天我本来是开心的,老板们也给我办得挺体面。大老板组织了聚餐,还买了蛋糕庆祝。唯一的小插曲是:那天中午大老板把餐厅地址发在了一条消息的回复里,我根本没收到通知,等我发现组里人都不见了,才意识到他们已经走了。我尝试slack和微信找了三四个同事都没有回复,最后是大老板私信问我还去不去。我才发现我被“落下”了。
那一刻,我一个人走在去餐厅的路上,心情忽然低落。后来想想,也许这是命运的一种暗示——今后的路,我只能靠自己慢慢走了。
 

五、【展望】——写给未来的自己

在进入职场的第四年,我也逐渐发现了自己的特点:
  1. 擅长和老板同事相处(PUA的老板除外)
  1. 学的快,灵活度高交给我什么活都能做,是个reliable team player
  1. 工作效率是波动的,时而极为专注产出极高(尤其临近ddl的时候),时而连续摸鱼一周
  1. 韧劲挺足的,被老板PUA就奋发图强跳槽,工作卡住就积极联系转组和跳槽。除了像抽签这种无法靠个人意志决定的事情以外,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困难总是能积极应对。
  1. 相比执行,喜欢探索Open Ended Question。
  1. 寻求意义,比如我很经常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做这个”。如果没有得到能说服我的答案我就会觉得这个任务“无意义”,“没意思”从而陷入拖延。拖到最后就应付交差。从老板的角度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员工很麻烦,甚至第一份工作的老板认为我是杠精,故意给他添麻烦。可是我性格里就没有“服从”两个字,天生犟种,好在第二份工作的老板是欣赏这份刨根问底的精神的,他也接受质疑和提出不同的想法。所以找下份工作的时候摸清楚公司文化和老板的风格依然是最主要的事情之一。
  1. 大部分事情都能做到80分,但是难以做到100分。这大概是上一点的并发症,一旦意识到这个任务没意义,甚至这份工作都是空中楼阁,我很难抛开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想,做到80分只需要六分的努力加上一点小聪明,可是100分要的就是十分的努力了,作为大懒人肯定选前者。
 
下一份工作,我就拿这里当许愿池了,我希望它能:
  1. 有合拍的老板和能包容不同声音的氛围;
  1. 工作内容/产品本身能引起我兴趣,我自己就是目标用户;
  1. 团队小而精,最好是 startup,越少 corporate 味道越好。
至于薪资、福利、title,那都是其次。
选择这样的路,也许是冒险,但人生嘛,总得随着心走一回,说不定,还能收获一些新感悟。
 
💡
有关Notion安装或者使用上的问题,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
相片|Snaps in 2024黄石大提顿房车游记
Loading...
Xinyuan
Xinyuan
I am rooted, but I flow🌊
Latest posts
一场漫长的离职
2025-7-31
黄石大提顿房车游记
2025-6-1
四年美本留下的竟都是无用的东西
2025-3-28
糟糕心情自救指南
2025-3-28
如何写好Prompt:                    从理论到实践的AI对话优化指南
2025-2-10
加那利群岛3️⃣ —— 兰萨罗特岛篇
2025-2-10
Announcement
🎉蛋挞窝Dantawow正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
目前发布了游记、相册、和随笔,
评论功能也已开放,
欢迎大家留言!
以下功能在开发中:
  1. 整理完善22-24年相片(3月)
  1. 文字/视频版建站教程(3月)
  1. 陆续更新文章(长期)
👏欢迎提出宝贵建议👏